在位起讫:约公元前7224——前7191年
生卒年:约公元前7251——前7191年
出生地:柏邑(又称柏城,今河南驻马店市西平县柏城镇)
立都:遂邑(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古城)
年号:伏显元年(戊戌,前7223)
伏显,女,姓风,名伏显,号柏皇氏。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十五任帝,大伏羲氏族柏皇氏执政的首任帝。
柏皇氏为燧人氏东迁北方的一个支脉,她们在平顶山东南一处水草丰茂、自然资源丰厚的地方驻扎下来,在那里开疆辟土,建立村庄,建立柏邑(今河南驻马店市西平县柏城镇),始称柏皇氏。柏皇氏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重要部落,早在伏羲女娲氏政权初期就已经很强大,罗奉五年(辛巳,前7720)被首任帝伏羲封为下相,为朝中的主政大臣。二任帝女娲执政时仍任用柏皇氏为下相,将其族封在柏香(今河南济源市东南)。但是柏皇氏族人也和大庭氏一样,大多数人都不愿离开故土,只有一部分年轻人迁居到那里安家立业。因此大庭氏部落的领地便有两处,柏香只是大庭氏部落下属的一个区域。
伏显约生于随象二十年(庚午,前7251),出生在柏皇氏的活动中心柏城。她是一位性格开朗,热心公益事业的女子,而且机智勇敢,足智多谋。她和姐妹们一起登山时,她总是喜欢爬上最高峰,极目远眺,心潮澎湃,觉得人生在世就该有所作为,不然岂不白活!她在儿时就立志做一个为胸怀天下苍生的英雄,长大后便一直关心天下大事,深入了解族民的生活及各部落的信息。少女时代她被推举为本村的小头目,后来随着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,人们发现她的确是有领导才能,逐渐推举她为村长、社长,直至柏皇氏的大酋长。
伏显就任柏皇氏大酋长时只有二十五岁,是本族历届大酋长中最年轻的一位。她任职以后,立志要把柏皇氏部落建设成大伏羲氏族最强大的部落。为此,她废寝忘食,精心谋划,带领族人开荒种田,发展农业;筹办各种手工作坊,发展手工业;号召各村社养殖和驯化野生的食草动物和可供食用的飞禽,以备恶劣天气不能入山打猎时宰杀,补充村民肉类食物不足的状况。
十四任帝随象晚年时,各地自然灾害频繁,人民生活出现了危机,一些受灾部落的族民为求生存,被迫离开定居的住所,向新的地域迁徙。大迁徙造成了全社会的大动荡,天下混乱,人心惶恐。在这种情况下,帝随象不但不去组织各部落族众去自救,而是我行我素,继续躲在家中吃喝玩乐,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。他的自私自利和无所作为使受灾部落的民众愤慨不已,各部族纷纷要求罢免大庭氏的执政权。
在此关键时刻,柏皇氏大酋长的伏显挺身而出,她不仅积极领导本部落抗灾自救,还无私的帮助其他部落发展生产,重建家园,赢得了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的深切爱戴。于是各部落大酋长代表本部落,纷纷向执政的大庭氏提出抗议,要求大庭氏交出执政权。
但是帝随象是死猪不怕开水烫,对各部落族民的呼声根本不在乎,继续躲在他的都城安乐窝吃喝玩乐,族民们气得骂声不绝,都诅咒他早死。
公元前7224年,大庭氏执政的三任帝随象在一片骂声和诅咒声中去世。各部落族民一片欢呼,大家一致拥护柏皇氏大酋长伏显即帝位。
伏显即位后,立都于她的故乡柏城以南的遂邑(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古城),以戊戌年(前7223)为伏显元年。
当时遂邑的东南是一个大湖泊,湖中碧波荡漾,水中游鱼成群,湖的周围草木茂盛,羚羊、狐狸、獾子、野猪时常出没,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非常好。伏显执政时就是在这里领导各族人民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的。
伏显执政期间,认真总结了大庭氏执政失败的经验教训,关心民众疾苦,经常深入各部落了解情况,特别是那些居住在靠近河边低洼处和经常有凶猛野兽出没的地方,积极帮助他们做好各种防水灾,防野兽的措施,做到有备无患,防患于未然。她亲手帮河边的住户制作竹排和木船,指导住在经常有野兽光顾之地的族民用石头和木料建造坚固的房屋。她这种与百姓同甘共苦,努力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的优良作风,得到了各部落民众的广泛赞扬。
伏显晚年时推举柏皇氏的杰出女子可塑为帝位继承人,为柏皇氏部落继续执政做出了细心的安排。
遗憾的是,这样一位优秀的执政者却没有长寿,伏显刚满六十岁就因病辞世。
伏显二十八岁即帝位,在位约三十四年,卒于伏显三十三年(庚午,前7191),终年六十一岁。她的遗体葬在遂邑北(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西北),尊号帝伏显。